为推动吉林省高校建筑类专业教学交流合作,提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2025年6月10日,由长春建筑学院主办,吉林建筑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长春科技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协办的“2025年首届吉林省高校建筑类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学术交流会”在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以“长春记忆·多维共生”为核心议题,聚焦于城市空间历史叙事与未来发展构想,构筑了开放且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各联合高校就设计主题进行了具有学术底蕴和实践价值的深入探讨。活动内容涵盖广泛,形式多样,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 启动仪式
上午8:30,终期答辩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活动由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张蕾主持,详细阐述了联合毕业设计的背景、答辩流程、评分标准及学术报告环节具体安排。
随后,长春建筑学院副校长张东鸣致开幕词,对同济大学蔡永洁教授、王志军副教授、台北科技大学王聪荣教授、福建理工大学林从华教授4位特邀评委及各校师生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谢!张东鸣副校长强调此次建筑类联合毕业设计打破了校际藩篱,通过对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前沿议题的深度探讨与交流碰撞,综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校际协同育人机制,对吉林省高校建筑教育协同创新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终期答辩
第二阶段为毕业设计终期答辩环节。建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共27组学生依次上台陈述设计方案,每组5位教师进行点评。
建筑学专业A组评审专家团队
特邀评委:
蔡永洁 同济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城市更新与设计学科组联合责任教授
王聪荣 台北科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长春建筑学院特聘教授(线上)
评图专家:
秦 迪 长春工程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常 悦 吉林建筑大学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指导老师:臧银玲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高级工程师
答辩秘书:李黎、栗勇泽
建筑学专业B组评审专家团队
特邀评委:
王志军 同济大学副教授 博士 历任建筑系硕士研究生教学主管
评图专家:
张俊峰 吉林建筑大学教授 长春建筑学院特聘教授
齐 柠 长春工程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琳琳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长春科技学院特聘教授
指导老师:周园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高级工程师
答辩秘书:刘磊、王尧
城乡规划专业评审专家团队
特邀评委:
林从华 福建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
指导老师:
全 震 长春工程学院 副教授 城乡规划系主任
杨媛婷 长春建筑学院 副教授
杨海英 长春建筑学院 高级工程师
李妍希 长春建筑学院 高级工程师
答辩秘书:吕国伟、王桐
三、学术报告
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滕佳佳主持会议
同济大学蔡永洁教授做了题为“无墙的大学:工业建筑的城市化转型”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蔡教授以“景德镇陶溪川二期厂房改造”为案例,从产业园区向城市空间焦点转型的议题入手,将互动性、共享性、对话性作为设计的核心目标,制定尺度、形态、功能策略的设计原则,将小尺度元素贯穿工业区的主要公共空间,赋予其多样的功能,从而塑造适宜的临街界面并使城市性进入园区,同时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其内在设计逻辑,引发现场师生的深度思考。
同济大学蔡永洁教授做学术报告
同济大学王志军副教授做题为“郊区城市设计的类型学”的学术报告。王教授从类型学的角度切入,以多位国际大师设计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乡村、城市、郊区的发展模式,展示了如何运用类型学方法优化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并特别强调了文化记忆与地域特色在设计中的重要性,王教授的报告内容详实且富有启发性,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思路。
同济大学王志军副教授做学术报告
福建理工大学的林从华教授做题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的学术报告。林教授基于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实际案例分析,通过中国特色文化遗产基本线索的调研、分析与疏理,指出中国文化遗产形成了包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比较完整的保护体系,提出建构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讲座内容为学院教师在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做科研提供思路。
福建理工大学林从华教授做学术报告
四、总结与颁奖
答辩后,各组答辩秘书依据专家与教师评分及学生小组互评得分进行严谨评议,建筑学专业20组作品选出一等奖2组、二等奖4组、三等奖8组;城乡规划专业7组作品选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1组、三等奖1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