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设计未来┃建筑与规划学院召开AI设计技术学习交流会

发布者:建筑与规划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0浏览次数:10

为顺应AI时代发展潮流,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建筑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3月18日上午,学院在JZ402(智慧教室)开展了主题为“AI设计技术与应用探索”学习交流会,会议由建筑学专业张轶稀老师分享,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分享内容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建筑设计领域的交叉融合,通过理论解析、案例演示与互动讨论,为在场的教师揭开了AI绘图技术的神秘面纱,并探讨了其在设计领域的实践潜力。


从底层逻辑到工具实践:AI如何重构设计流程?

张轶稀以“生成式AI如何理解人类设计意图”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解析了AI绘图的基础逻辑。他通过对比传统设计流程与AI辅助设计的差异,指出AI技术的核心在于“数据学习-模式提取-创意生成”的循环框架。AI并非替代设计师的创造力,而是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形成设计语汇库,帮助设计师突破惯性思维,快速探索多元可能性。

根据设计专业需求,张轶稀重点介绍了开源工具Stable Diffusion(SD)的不同版本及其适配场景,从基础版SD 1.5的通用性模型,到针对建筑设计优化的ControlNet插件与LoRA微调技术,再到可精准控制空间尺度的SDXL版本。



建筑与环境场景应用:效率提升与创意激发

在案例分享环节,张轶稀展示了多个AI辅助建筑设计的实践项目:例如多层建筑立面的生成,通过给定特定的建筑风格的词汇,AI可自动生成相应风格的立面效果;高层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结合Grasshopper等工具,AI能快速生成符合结构力学与美学要求的立面方案;鸟瞰图生成,给定模型图、意向图参数,AI可辅助生成鸟瞰图。AI的真正价值在于将设计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让我们更专注于概念推敲与人文思考。



思辨与碰撞:技术边界何在?

自由讨论环节点燃了全场的热烈氛围。在互动环节,老师们围绕AI设计的实际操作、生成图像的精度控制、以及AI在设计流程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通过此次学习交流会学院教师体会到拥抱技术变革的重要性,未来已来,与其焦虑被AI取代,不如成为驾驭工具的人。设计类专业的核心始终是“解决问题”,而AI将是新一代设计师手中最强大的思维加速器。学院后续将开设AI设计工作坊,持续推动前沿技术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培养以应用为主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提供新动能。




初审:栗勇泽

复审:王   鹏

终审: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