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继“绿色建筑专题之设计方法的运用”、“长春建筑学院校园内既有建筑改造”两次与台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聪荣教授“云端相约”后,再次展开为期三天的“零碳资讯-网络咖啡书店设计”云评图活动。
何岩院长致开场词
此次评图对象为建筑学18级学生,评图作业以“创新性、理念性、问题性”为原则,采用指导教师推荐、学生自荐、学习通平台随机抽取三种方式选定,力求实现全体学生“代表性作业”的全覆盖。建筑学专业18级全体学生、部分19级、20级、21级学生参与“云评图”。
参与评图的学生代表
本次设计项目选址在长春建筑学院奢岭校区,任务书为《零碳资讯网络咖啡书店设计》,要求以便于校内师生查询所需书籍,拥有舒适、现代、休闲的阅读空间,设立一个结合信息网络科技、具有休闲功能的书店。
设计地形图
2022年4月18日 14:30——17:30
方案一——壹间书咖
汇报人:石涵 指导教师:李滨红 孙湘寒
学生作业
学生汇报方案
点评方案
方案介绍:基于后疫情时代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特色,将共享空间理论融入校园主咖设计中,创造一个集学习、购书、交流、观景于一体的空间。
点评:本方案设计思路清晰,功能空间划分明确,风格简约,在总体规划上考虑到了校园荷花池的景观。要思考如何扩大室内的景观面,建筑形体要尽量延景观面延长,与荷花池形成呼应。建议建筑功能集约化设计,可整合成一栋建筑,降低经济成本,提高功能空间的整体性。要激活过厅空间,使空间进行交错,赋予室内空间生命力。力求在外部空间上反映出内部功能关系。
方案二——旧约
汇报人:闫瑞 指导教师:滕佳佳 李冲
学生汇报方案
点评方案
方案介绍:留给“改天”读的那本书,说过保护环境的话,与文明的旧约、与自然的旧约,不如在此兑现。阳光散落、微风浮动,脚步、呼吸...每一次变化都将输入能量的脉络,给昨天答复。
点评:主体建筑对设计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室外开放空间的设计起辅助作用。建筑形体要反映建筑的内部空间的设计,量体之间的叠切、交错才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对于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功能的开放性与私密性对空间位置的限定。建议建筑入口空间周边可设置开放空间与咖啡厅相呼应,加强空间的连贯性与序列性。
方案三——校园绿肺
汇报人:张元淳 指导教师:滕佳佳 李冲
学生作业
学生汇报方案
点评方案
方案介绍:建筑设计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的考量,采用大面积的绿化为使用者提供丰富的造氧以及景观体验,并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来满足保温、水资源循环,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发电,自供暖的需求,同时带动周边水体,对周边水体进行净化循环,有利于场地及场地周边生物多样性的要求。结合绿肺的设计理念,在屋顶上布置了大块的屋顶花园,通过空气循环,风力,将新造氧气带出地块。
点评:整个设计的格局和思路很细,很扎实的落实零碳建筑的概念,空间部分设计的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中间是个很大的开敞空间,功能区分,动线都不错。整个场地当中最佳景观在莲花池那面,与莲花池呼应的建筑物过于尖锐,相互之间有排斥感,建议局部调整,同时考虑开放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处理。
2022年4月19日 14:30——17:30
方案四——“书店+”集装箱复合空间
汇报人:郑晴晴 指导教师:李滨红 孙湘寒
学生作业
汇报方案
点评方案
方案介绍:集装箱式复合书店空间,集购书,休闲,餐饮与一体,采用集装箱式构造,不仅可回收再利用,同时减少了其他建筑材料的使用量,施工阶段也更加环保。设计中,运用集装箱的堆叠组合,切割出敞亮的图书空间以及较安静的阅读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对空间的需求。设计意向在校园中心地段打造活力新地标,为师生提供舒适惬意的共享空间。
点评:本方案空间安排巧妙合理,整体构图比例关系得当,图面整体效果清晰。入口动线关系暧昧,功能划分可在明确一些,减少模糊空间的出现。建议激活中庭空间,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空间布置,这样才会使设计有重点、有趣味。在趣味空间中读者可突破传统的束缚,让其阅读别有一番趣味。
方案五——树洞
汇报人:何春红 指导教师:李滨红 孙湘寒
学生作业
汇报方案
点评方案
方案介绍:以体块扭转形成的交叉空间作为构成内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在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内由书架形成的隔断成为这一元素的重复。在n个重复形成的“洞”内是另外的私密阅读空间。形成同一使用区域的不同层次的使用感受。
点评:整体方案做的很细腻,空间布局合理,图面色彩和谐。形体的比例关系可再推敲,尽量两个体块相对均衡。建筑内部空间可以和室外空间有更好的互动关系,结合垂直动线使主要使用空间与外部环境结合设计。
方案六——咖时光
汇报人:杨嘉杰 指导教师:滕佳佳 李冲
学生作业
点评方案
方案介绍:本设计建筑部分为四个区域,阅读区、咖啡区、计算机网络区、办公区。力求设计欧式建筑风格,与地块周边环境相统一。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太阳能、风能、雨水回收等建筑方法为内部提供电能、生活用水,并考虑了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重要因素,减少能耗,降低资源输入,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目标。
点评:强调不同空间形式的特点,利用不同空间特点的优势,来创造有趣味性的实用性空间;强调内外空间的互动性,合理规划服务空间。T字形的平面布局,要重点思考主入口及室内中庭空间的位置布局。
2022年4月21日 13:30——16:30
方案七——未来树洞
汇报人:高京 指导教师:李滨红 孙湘寒
学生作业
汇报方案
方案点评
方案介绍:从任务书中提取出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学生合作交流、安静和谐休闲、书吧咖啡氛围、顺应教育模式,结合着所选基地的周边气候地形,该方案从两个角度着手。未来,顺应着电子信息互联网络5G的飞速发展,在以后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先进完善的电子设备供学生使用,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建筑的内部空间也需要与时俱进,搭配完善的后勤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在空间功能使用上更加自主化。目前的学生主要依赖书本/笔记本或者平板等设备。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满足大学生团队的需要,投影屏或者白板报的设计以及自由化的桌椅搭配着会使学生们更加自由舒适。布局无界化与结构模块化,对应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建筑内部可以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来修改。树洞,网络流行词,指网络上承受秘密,私事的平台。实际上我这里使用的“树洞”范围更广,公开程度也更大。因为每个人来到这里学习生活,十年前的学生、五年前的学生以及现在的学生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将自己想要留下的话以及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记录下来。让这个建筑承载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延续历史的关键作用。
点评:内部空间处理非常好,很细致,问题考虑的很全面。基地的配置方面,要留出一个开放空间,给室内空间一个喘息的地方。注重虚实空间的结合,以本方案为例,虚空间指的是过度空间、水景、开放庭园等,实空间的建筑本体要与虚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建筑才能够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更好的呼应。
方案八——绿意穿行
汇报人:姬孟汐 指导教师:滕佳佳 李冲
学生作业
方案汇报
方案点评
方案介绍:本设计以场地融于自然、生于自然为最初理念,结合场地流线,通过体块的扭转顺应地形,以混凝土打造建筑,还原质感。运用可再生能源、材料工艺及施工方式打造零碳建筑。在阅览室创建“洞口”,将阳光与微风引入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为每个楼层都提供不同的室外花园空间,使阅读者在绿意中穿行。以“阅读+咖啡厅”的格局提供阅读餐饮等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特色服务,为大家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憩所,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空间,在绿树环绕中交流活动,创造温和开放的慢娱乐氛围。
点评:将前沿的技术,应用到现在的设计当中,很多资料找的很全,设计表达很完整,开放式庭院做到了即外界能欣赏,又与建筑相呼应的虚景配置,形体生成部分很清晰的表达出设计者的思路与思想,同时将建筑的空间功能表达出来,内部相互独立又能有机联系,注意流线中难点是如何减少干扰。二层的室外平台可结合室外开敞楼梯与户外开放空间进行联系。
方案九——Comma,咖啡厅
汇报人:曹梦妍 指导教师:滕佳佳 李冲
学生作业
方案汇报
方案点评
方案介绍:本次的设计将绿色环保和建筑相结合,建筑的内部,建筑外观小品和窗户都进行了绿色环保处理,在减少能源的情况下最大的对建筑进行建造,建筑的内庭院可以形成自己的微气候,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半开放空间,更好的融入于自然之中。在空间形体上也进行了更多的造型,让建筑内部有更丰富的光影。
点评:方案的立意和寓意很好,图面整体呈现也非常详细清晰。建议建筑的主要配置空间要面向主要干道,考虑管线等设施的引入。建筑的内部要有开放空间与室外设计微空间进行过度,与室外环境有缓冲,虚实空间要有充分的联系,当建筑体量较大时,不要将内部空间做的过于封闭。
结束语
为期三天的“云评图”活动暂告一段落,通过与王教授的“云交流”,学院教师对设计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学生在设计方法、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方面有了新的启发与思考。师生继续共同努力,为学院人才培养求新、求变不断探索。
云合影